9/13/2018 9:35:00 AM
中國圖書走出去翻譯是個大問題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三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展會上,中外出版機構的版權貿易總量達12064項(包含版權貿易意向書和協議書)。其中,達成版權引進協議891項,達成版權輸出協議1091項。這是在歷屆博覽會中,版權輸出首次高于版權引進。與此同時,中外出版機構都感到,能否用地道的外文、用外國人能理解的方式,表達中文原著的意思,是中國書在世界市場上成敗的關鍵。
找不到好翻譯外文譯本難產
摘得第三屆老舍文學獎長篇小說桂冠的《受活》,在2004年底就分別與日、法、意、英4國出版機構簽訂了版權輸出合作協議。但直到今天,4個譯本無一問世。作者閻連科說:“老外一看本子,都縮回去了,說翻譯不出來。”很多中國出版物都有與《受活》類似的經歷。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美國湯姆森學習集團共同出版的《漢語900句》于8月30日首發,該書將向全球50個國家推廣使用。湯姆森學習集團亞洲分支機構高級銷售經理陳錦煌透露,這本書最初的譯本因為不夠地道,幾乎全部返工重來。現在的譯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還有不地道的地方。
“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局長吳偉說:“我國每年出版的圖書超過20萬種,但這些書很難被國外出版商見到。去年我國出版物版權的引進輸出比為7:1,且版權輸出對象多為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而版權引進多為歐美國家。中文的難度讓很多外國人卻步,翻譯一直是中國圖書走出去的瓶頸。”在2004年法蘭克福書展上,吳偉帶去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資助翻譯的70種中國圖書,結果僅4天就銷售5萬余冊。她感慨:“這說明,不是中國的書沒人要,而是語言障礙阻擋了中國圖書走向世界。”
海外市場需要中國圖書
俄羅斯東方文學(莫斯科)出版公司加里娜?謝提尼娜說:“中國的歷史和哲學書在俄羅斯非常受歡迎。這是因為俄羅斯人認為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與那些流傳了幾千年的哲學有關,想從中學習政治和經濟是如何協調結合的。”很多不為國內出版界熟悉的海外中小出版機構也都表現出對中國書的興趣。巴西SAGA出版社的Am-man Sun說:“在圣保羅有很多華人,他們帶動了中國書的銷售,所以我們才特地趕來。”
英國Compendium Publishing公司剛剛與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就《中國的世界遺產》一書簽署版權輸出協議。英方公司CEOAlan Greene 用“huge”(巨大的)這個詞來形容中國圖書在英國市場的前景。他說:“中國文化、中國圖書在我們國家很流行。但是,中國書需要用我們喜歡的方式走近我們的讀者。”Greene先生建議,中國圖書輸出到國外時要改變圖片小、文字多的版式,還要提高價格以便與英國市場保持一致。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用外國人習慣接受的方式去講述中國故事。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董事長陳昕對此深有同感:“美國有2000余所高中設立中文課程,這表明中文教材和圖書的銷售前景看好。”目前該集團版權輸出的圖書均采用中文擬原稿,再由外國人參與編譯的方式翻譯。“能否以外國人理解的方式表達書的內容,決定了中國書在國際市場的成敗。”
最理想的譯者是外國漢學家
8月30日,蘇童新作《碧奴》在博覽會上首發,該書在15個國家的譯本也將陸續問世。擁有該書中文版權的重慶出版集團北京華章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介紹,該書的英文版由美國印第安納州大學著名漢學家葛浩文翻譯,德文版由海德堡大學漢學家翻譯,日文版由日本漢學家飯宗崗翻譯。其他版本如法文版、斯洛文尼亞文版等也均由國外出版機構尋找外國漢學家擔綱。吳偉說:“最理想的譯者是國外的漢學家,他們既精通自己國家的語言,又了解中國文化,并且有比較深厚的文學功底。”她還介紹,目前“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以資助翻譯費的形式助推中國圖書走出去,但僅僅靠這一點是不夠的,推廣計劃還將建立外國翻譯家庫,吸引海外漢學家對翻譯中文圖書的興趣。RJ188
2005年全國版權貿易引進輸出比7:1
種類 引進出版物版權10894種 輸出出版物版權1517種圖書 9382種 1434種
期刊 749種 2種
錄音制品 90種 1種
錄像制品 114種 2種
電子出版物 155種 78種
軟件 401種 0種
電視節目 3種 0種
2005年圖書版權輸出及引進的主要地區
圖書版權引進地前5名 圖書版權輸出地前5名美國3932種 中國臺灣673種英國1647種 韓國304種
德國366種 中國香港169種法國320種 英國74種
俄羅斯總署49種 新加坡43種
——選自:樂文翻譯
樂文翻譯目前是國內專業的翻譯機構之一,公司秉承“誠信 專業”的服務理念,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流服務。了解更多信息:請發郵箱:abc@lewene.com或直接致電:400-895-6679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