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018 10:55:00 AM
翻譯是一份長遠的工作
作為國際翻譯家聯盟(FIT)副主席,以及正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第25屆世界翻譯大會的主要組織者Jiri Stejskal始終無法忘記;
七年前他住在北京一家賓館時,房門上掛著的“請勿打擾”(“Please Do Not Disturb”)的標志。
單詞雖然沒錯,但這不是地道的英語,英語文化當中也不存在所謂的“請勿打擾”這種說法。
那是Stejskal第一次來中國,在那之后,他又多次來到中國,但是他注意到,這些“滑稽英語”正在逐漸消失。
他感嘆的說道,“變化真的很大”,并且還認為中國翻譯在世界上的地位正在提高。
這或許能夠說明,為什么中國翻譯家在本次世界翻譯大會參會國中排名第三 僅次于美國和挪威。
這場為期四天的世界翻譯大會于本周一在舊金山開幕,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國的700多名筆譯和口譯代表參會,其中注冊的中國代表就有54名。
他們所代表的,是在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全球化加速以及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背景下,正在走向繁榮的一個服務產業。
這一產業囊括了筆譯、口譯、地方化服務、語言技能提高以及語言教學與咨詢等業務。
其中的地方化服務是指譯員幫助在華設立辦公室的跨國企業,將公司的內網、網頁甚至是一些軟件翻譯成中文。
根據美國著名語言行業調查機構Common Sense Advisory公司2010年的統計數據,全球市場的外包語言服務營業額為263億美元;
也就是說,中國的營業額大概占了7%。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尋求海外發展,該業務的市場需求還會繼續提高。
與繁榮的市場相伴生的是激烈的競爭。從事這一行的大多數人都認為,做這一行的人太多,這是一種挑戰,而不是機遇。
當市場處于一種零碎的、激烈競爭的態勢時,通常會導致服務價格和質量的降低,這對整個翻譯行業來說都是不利的。
Stejskal把筆譯和口譯員的工作比作“把關人”,是他們開啟了跨文化交流的大門。
因此,Stejskal認為翻譯要學習的不僅僅是語言,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汲取有關文化的知識。
例如,一位二戰期間在云南軍用機場服役的美國士兵寫了一部回憶錄,其中描述了廚師如何用牙簽檢查烘烤了的蛋糕是否成熟。
但在這部回憶錄的中文譯本里,這一細節卻被譯者譯成了廚師將牙簽放在面團上面。
很明顯,譯者并不了解牙簽在這里的用途。在搭建各國間文化橋梁的過程中,對經典著作的翻譯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過去幾十年里,幾乎所有的中國古典文學和哲學名著都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并以不同的版本問世。
典型的例子是清代小說《紅樓夢》的兩個英文譯本 大衛·霍克斯翻譯的《石頭記》,以及楊憲益和他的妻子戴乃迭(Gladys Yang)翻譯的《紅樓夢》。
與此同時,Stejskal也表示,當代世界科技日新月異、經濟迅速全球化,同樣要求譯者能夠掌握特定的知識、了解用戶的需求。
如果缺乏基本的知識,翻譯就會出現錯誤。Stejskal舉例說,前些年有人把嬰兒配方奶粉包裝上的英文翻譯成西班牙文時出了錯。
幸虧在產品上市前及時發現,不然就可能產生嚴重的后果。他還提到一份對iPad的日文介紹,是由英文翻譯過來的。
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假定iPad是給年輕人使用的,因此譯文都是針對年輕消費者的。
其譯者并沒有意識到,很多日本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也會購買iPad。
這份iPad產品介紹的早期版本沒有日文的敬語,顯然不符合成年人的需求。
“在實際的筆譯和口譯市場中,經常需要特定領域的專業翻譯。更重要的是,語言服務機構也需要一些其他方面的人才;
比如精通多種語言的項目經理,翻譯工具的開發者,以及熟練掌握特定術語的人等。
20世紀早期,中國的翻譯家能將一些西方現代發明翻譯為簡單而又恰當的漢語,比如把airplane譯為“飛機”,tank譯為“坦克”等。
在將當代的經濟、管理、科學、技術術語譯為簡單易懂的漢語詞條方面,當前的中文譯者顯然做的不太好。
例如,對于“MP3”,除了“一種數字音頻編碼的有損壓縮格式”這個冗長的解釋,目前還沒有合適而簡短的中文譯法。
所以,翻譯是一項任道重遠的工作,它不僅要把詞語翻譯出來,更要翻譯為大眾所能理解的語言。
——選自:樂文翻譯
樂文翻譯目前是國內專業的翻譯機構之一,樂文翻譯秉承“誠信 專業”的服務理念,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流服務。了解更多信息:請發郵箱:abc@lewene.com或直接致電:400-895-6679咨詢。
99%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