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18 4:33:00 PM
淺析詩歌翻譯的現狀
在中英文互譯中,詩歌翻譯備受推崇。一方面,詩的語言高度精練,具有滲透力;拐一方面,詩又代表理想,是人類思想交流的寫照。
詩,可不可譯,能不能譯,在翻譯界歷來莫衷一是,各執一詞。暫且不顧及問題爭說的結果;
從無數翻譯家翻譯的大量詩歌翻譯作品,并且對我們產生了很大影響的現實狀況來看,詩歌翻譯是可為的,是有積極意義的。
正如詩歌翻譯前輩錢春綺先生所說:“今天要讀莎士比亞和拜倫,就去學好英文,明天要讀歌德和海涅,又要去學好德文;
后天要讀雨果和波德萊爾,又得學習法文,誰有這么多的精力和時間?如果要讀哈菲茲,還得學波斯文,那不是更難的事?
如果照這種要求,那么,愛好外國詩的讀者,一輩子也不能欣賞到各國名詩人的作品。
因此,盡管詩是無法翻譯或難譯,我們還是要知難而進,把世界各國詩人的詩作譯成漢語,介紹給我國的讀者。”
關于這個問題,不僅僅涉及到詩。就文學作品翻譯的可譯與不可譯,不少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人們試圖在翻譯中尋求“等值”、“等效”,然而從目前看,這只是一種理想。
巴爾胡達羅夫說:“百分之百的等值,只是翻譯工作者應當力求達到、但永遠也達不到的最高標準。”
“完全的等值翻譯與其說是現實,不如說是理想”。紐馬克說:“在我看來,‘等值’與其說是任何翻譯的目的,還不如說是一種可取的結果。”
“一個文本的文化色彩越濃、時空距離越遠,等效就越不可思議”。奈達也說:“信息流失是任何交流過程中必然會有的。”
“翻譯中絕對的對等是永遠不可能的。”朱光潛先生說:“有些文學作品根本不可翻譯,尤其是詩(說詩可翻譯的人大概不懂詩)。
大部分文學作品雖可翻譯,譯文也只能得原文的近似。絕對的‘信’只是一個理想,事實上很不易做到。”也許,詩是既可譯,又不可譯的最好例證。
——選自:樂文翻譯
樂文翻譯目前是國內專業的翻譯機構之一,樂文翻譯秉承“誠信 專業”的服務理念,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流服務。了解更多信息:請發郵箱:abc@lewene.com或直接致電:400-895-6679咨詢。
99%的人還閱讀了:
用一首歌慶祝母親節?德沃夏克“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