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018 9:43:00 AM
翻譯過程中要注意文化之間的差異
眾所周知,由于文化之間的差異導致了交流起來我們必須去尊重別國的文化,所以翻譯不僅僅只是語言之間的交流與轉換;
還需要了解各國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這樣才能讓翻譯更加的完善。
樂文翻譯公司認為翻譯不僅僅只是交流溝通的工具,更加是文化之間的傳播者和交流者。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習慣和表達方法。一句話,一個詞,在一個國家表達的是好意,引起人們好的聯想和情感;
在另一個國家轉達的可能是壞意,引起人們不好的聯想和情感。如果翻譯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誤解或不快。
而如果我們注意這些差異,在譯文中加以運用,就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中國人見面時喜歡問:吃過了嗎? Have you had breakfast (lunch, supper)?到哪去?Where are you going?
這都不是外國人在見面問候時會問的問題。如果見面就問外國人“到哪里”,人家會以為你要了解人家的私事,對你會產生反感。
中國人喜歡對病人深表同情。但外國人則輕易不愿表現出其弱的一面,對他們表達過分同情的話未必會收到好的效果。
受到表揚或感謝時,中國人往往比較謙虛,會說:“這沒什么。”如果直譯:It is nothing.
This is my duty. This is what I should do. Well, I have not done very well. There is still much to be improved.
所有這些謙恭的話,在外國人聽起來,都會顯得做作。西方人通常會說:It’s my pleasure.
樂文翻譯公司認為由于歷史文化的不盡相同,導致了文化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
然而這些差異是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很多人說翻譯可以稱之為“雜家”。
這完全是符合翻譯的形象的,翻譯除了需要掌握詞匯,語法以及翻譯技巧之外,還需要涉及很多領域;
對很多領域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了解國家的歷史文化才能說把翻譯真正的做好。
——選自:樂文翻譯公司
樂文翻譯目前是國內專業的翻譯機構之一,樂文翻譯秉承“誠信 專業”的服務理念,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流服務。了解更多信息:請發郵箱:abc@lewene.com或直接致電:400-895-6679咨詢。
-------------------------------------------------------------------------------
99%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