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018 5:33:00 PM
翻譯公司淺談機器翻譯的瓶頸與挑戰(zhàn)
要思考“機器翻譯”是否能取代“人工翻譯”,我們首先需弄清何為“機器翻譯”。
按目前翻譯需求的提交和反饋方式,“機器翻譯”主要可分為“文字機譯”、“語音機譯”與“圖片機譯”三種方式。
谷歌、微軟、百度、Facebook等各大科技公司積極研發(fā)的“機譯”技術中,多以“文字機譯”和“語音機譯”為主;
在這兩方面谷歌皆暫處領先地位,而“圖片機譯”則近幾年才受到關注;
谷歌和百度都已在“圖片機譯”領域小試牛刀,盡管識別結(jié)果和翻譯質(zhì)量不盡人意,但也不失為一種嘗試。
其實,“機器翻譯”十分依賴于“語料庫”的充實。“語料庫”所囊括的語言種類及表達方式越多,越能發(fā)揮出“機器翻譯”的優(yōu)勢;
反之,也會越發(fā)顯出“機器翻譯”的劣勢來。一旦需求者有新的需求向機器提出;
機器便可通過自身的“學習技術”自動檢測并依據(jù)語料儲備做出相應調(diào)整,即“機器翻譯”的確是可以隨著使用量的加大而不斷改進及優(yōu)化的。
可問題在于,人類的語言種類在一定時間期限內(nèi)或許是有限的,但人類語言的表達方式卻是千變?nèi)f化、種類無限、無法量化的。
多大的使用量算大?多充實的語料庫能算充實呢?
此外,目前的“圖片機譯”多依賴“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即當用戶提交圖片翻譯需求時;
機器運用“光學識別技術”將圖片格式的字符識別并轉(zhuǎn)化成文本格式的字符;
再運用和“文字機譯”一樣的方式去“語料庫”進行匹配和答案檢索。
這其中存在兩重技術轉(zhuǎn)換,然而,每一重技術都存在失誤的可能,這使得“圖片機譯”的翻譯準確度比其他兩種機器翻譯方式還要糟糕。
如果既不能使“語料庫”資源儲備“完備”,也不能保證圖片翻譯“字符識別”完全準確;
如此,“機器翻譯”如何才能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從而將“人工翻譯”踢下歷史舞臺呢?
如此,機器真的能取代人工翻譯?科技真的會讓翻譯失業(yè)?答案,不言而喻。
——選自:樂文翻譯
樂文翻譯目前是國內(nèi)專業(yè)的翻譯機構之一,樂文翻譯秉承“誠信 專業(yè)”的服務理念,為國內(nèi)外客戶提供一流服務。了解更多信息:請發(fā)郵箱:abc@lewene.com或直接致電:400-895-6679咨詢。
99%的人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