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2018 4:38:00 PM
學術作品翻譯的十點注意事項
學術作品翻譯的編輯出版,除了正文要求信達雅,體例注釋也格外重要。譯稿中不規范的翻譯體例常常讓編輯在審讀時苦不堪言。
究其緣由,大多是譯者對于翻譯規范的模糊認識,或是編輯在譯前沒有向譯者說明明確的翻譯規范,導致譯者無所適從,完全憑個人喜好而作。
學術作品翻譯總體要求譯文內容、體例忠實于原文。可以直譯,可以意譯,但要符合中文閱讀習慣和語法規范。
最忌出現歐式長句,即從句套從句的情形,在正文方面,經常遇到如下10個問題,需要編輯和譯者注意。
1.術語翻譯
專業術語翻譯須準確無誤,并盡量采用國內通用譯法。
2.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的處理
學術作品與一般文學作品不同,專有名詞應按一定規范予以統一,以便于學術傳播和交流。
在處理人名翻譯時,目前一般使用新華社譯名資料組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姓名譯名手冊;
如《英語姓名譯名手冊》《德語姓名譯名手冊》《法語姓名譯名手冊》。
地名則以商務印書館、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外國地名譯名手冊》為準,或者以中國地圖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地圖或最新版《辭海》為準。
3.標點符號的用法
標點符號應根據中文翻譯句式和語法作調整,不必完全拘泥于原文。
如很多法學著作,作者為嚴謹起見喜用長句,中文翻譯切不可完全照搬,一逗到底。
標點書寫格式一律按照中文格式。若出現中外文混雜的句子,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標點。
4.圖表的處理
圖表中的文字內容一定要完整譯出,畫面或照片中的特定外文可以不譯出。
需要提醒譯者注意:圖表下的出處說明文字,處理方法同注釋及參考文獻。
較復雜的圖表,可以與編輯協商由出版社制作,譯者譯出圖表中的文字即可。
5.世紀和年代的用法
建議使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具體的世紀和年代,如20世紀80年代,不推薦使用“1980年代”。
對于年代模糊的說法,正確的用法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錯誤用法: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或20世紀60、70年代。
6.斜體的翻譯方法
外文著作中常有斜體,表示不同的含義,翻譯處理時應該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處理。
如果斜體表示強調,則中文加著重號或者黑體表示;如果斜體屬于整段或整句引用,則中文使用區別于正文的字體;
如果斜體表示書名或文章名,中文加書名號;如果斜體表示案例名,原則上不譯出,如果譯出,中文加雙引號;
如果斜體表示拉丁文或者其他不常用的古文字,中文格式、字體均不變,只需在其翻譯后將拉丁文單詞放在括號中(使用斜體)。
7.縮寫樣式的表示
原文中出現的重要名稱,如果帶有縮寫式,在第一次出現時注明原文全稱,同時附上縮寫式。
如原文提到“Low Development Countries (LDCs)”時,應譯為“欠發達國家”(Low Development Countries,LDCs)。
8.原作引文的處理
對于原作中出現的引文,如果出自經典著作,且該經典著作已有通行中譯本;
原則上按已有中譯本譯出,但允許譯者有所修改和合理調整。引文量較大者,請譯者注明出自何種中譯本。
9.冷僻詞的處理
對于原文一些較為生僻難譯的詞,建議譯者盡量在譯文后括注出原文,以便于讀者理解。
10.邊碼標注方式
這是學術作品翻譯所特有的翻譯規范,因為學術作品最后往往附有關鍵詞索引或者人名索引;
通常這些索引的頁碼并不根據譯文重新制作,而是保留原書頁碼。
除了正文和注釋外,學術著作還有兩類重要的輔文翻譯需要注意。
一種是索引。原書最后附有索引的,原則上將索引關鍵詞譯出,并保留原文以及原書頁碼、格式。
另一種是參考文獻。書后或章節后的英文“參考文獻”或者“推薦閱讀的書目”原則上不譯;
但對于其中個別說明性的參考文獻,按照上述注釋翻譯規范譯出其中的說明性文字。
——選自:樂文翻譯公司
樂文翻譯公司目前是國內專業的翻譯機構之一,樂文翻譯公司秉承“誠信 專業”的服務理念,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流服務。了解更多信息:請發郵箱:abc@lewene.com或直接致電:400-895-6679咨詢。
-------------------------------------------------------------------------------------------
99%的人還閱讀了: